“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四:特朗普怎样对医药“动刀”?
(以下内容从财通证券《“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四:特朗普怎样对医药“动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特朗普医药新政延续减少政府干预的理念,近期表达将对医药行业加关税的想法。那么,对全球医疗行业有何影响?我国医药企业又会遭遇何种挑战呢?
以史为鉴,美国医疗体系如何发展成熟?美国医药行业政策的变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变迁核心为扩面和控费并行:一是重视药品监管及医保扩面,二是支付方式改革和提升监管灵活性,三是成本控制、灵活监管与全过程监管并行,四是医保扩围和监管信息化。美国的医疗体系中,医疗保险为连结各主体的纽带。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是负责政策制定与支出的核心部门;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监管。国际比较来看,美国医药支出远超别国,医疗支出占GDP比重超15%,结构上以政府及强制性计划为主。对比我国,当前我国药监准入与医保支付系统发展与美国2000年相近;人均医疗支出中政府支付比例与美国开启《平价医疗法案》前相近,未来或提高政府在医疗支出中的支付率。
新政开启,医疗政策有哪些变与不变?从特朗普与拜登任期的主张来看,拜登任期主张加强政府干预医疗,减少医疗保健中市场失灵情况;特朗普的两次任期侧重均减少政府医疗干预,不过新任期最主要变化在医疗支出方面,为获得更多选民支持,特朗普承诺不会削减医疗保险和补助资金。具体来看经济表现,保险支出方面,特朗普任期医疗保险占卫生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拜登任期比重逐年上升;就业方面,拜登任期医疗行业就业情况更好,主因其扩大《平价医疗法案》覆盖范围,增加医疗投资。从权益市场来看,美股、港股及A股医药相关股指特朗普任期表现均好于拜登任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环境变动和突发卫生事件,权益市场表现与对应政策主张并不完全相符。
内外并举,美国医药行业将走向何方?新任期,特朗普将继续减少医疗干预,并推动医药制造回流美国本土,将对全球医药行业格局将产生一定影响。对内方面:一是削弱《平价医疗法案》或缩小保险覆盖范围;二是医疗支出或降低,患者自付费用或提高,短期医药消费可能减少;三是对医药行业监管放松,或利好美国生物科技及仿制药公司。对外方面,美国通过一系列对外管制措施来增强医药竞争力,若特朗普将对等关税范围扩大至药品类商品,相关产品进口或受较大影响,涉及规模近三千亿美元。
关税加征,对我国医药行业影响几何?特朗普通过关税保护本土医药制造厂商、通过技术封锁抑制我国企业发展。我国医药主要出口美欧,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大。当前医疗器械受对等关税影响较大,若后续对药品加征关税,仿制药受影响相对创新药更大。短期内我国医药行业出口难度增大,尤其是医疗器械,未来或可转向欧盟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内企业获取国际前沿技术和设备也更为困难,我国多手段应对美国的医药封锁,长期或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失效;测算存在偏差。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确 认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