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行业分析
(以下内容从联合资信《2025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行业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内宏观经济波动带来整体不良资产化解需求增加, 为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
AMC(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即资产管理公司, 特指专业承接、处置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业务还可以由此延伸到投资、资产管理、信托、租赁、银行、投行等领域。联合资信将主要从事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的机构均视为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范畴。
根据不良资产的流向,可以将不良资产管理的产业链大体分为上游不良资产来源、中游接收处置以及下游投资三个环节,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在产业链中发挥不良资产接收和处置的作用,是产业链中游最主要的参与者。
不良资产的上游来源主要包括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企业)以及财政不良资产。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这是不良资产的传统来源,也是最主要的来源。 随着近年国内宏观经济低位运行和结构调整深化,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攀升,风险化解需求增加;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原银监会、原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同) 数据, 2022-202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4.77%、 8.24%和1.66%,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63%、 1.59%和1.50%;截至202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升至3.28万亿元。 非银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金融租赁、证券等,近年非银金融机构的类信贷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为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主要是企业形成的各类坏账,如企业被拖欠的各种货款、工程款等, 其总体规模庞大,但分布非常分散,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是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质量一般低于金融机构,其不良资产的处置以债务重组为主;近年来非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规模大幅攀升,回收周期延长,逐步沉淀形成的坏账导致其资产处置及债务重组的需求日益高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2-2024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2.3%、 7.6%和8.6%;截至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06万亿元。
中游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在接收不良资产后进行经营、 处置并从中获取收益,不良资产本身的不良属性意味着更大的固有风险和更高的经营专业性要求。 不良资产供给的逆周期性和不良资产处置的顺周期性叠加,意味着 AMC 业务模式的一般逻辑是在经济下行时期布局资产、经济上升时期处置资产,这决定了其业务周期很长、盈利体现很慢且处置回收的不确定性很大,因此不良资产经营处置的专业能力是衡量AMC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同时 AMC 自身对经济周期的把控和应对显得更加重要,预期之外的经济周期单边延长或变化会加大其经营风险并带来较大资金压力。
下游投资者是不良资产的最终购买方,主要包括各类投资机构、工商企业及个人等;下游投资者通过购买、协议受让、参加法院拍卖等获得不良资产,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债权、股权及实物等不良资产进行最终消化处置并实现投资回报。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确 认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