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AI但斌”出没!投资者需“擦亮眼睛”

“AI但斌”出没!投资者需“擦亮眼睛”

摘要:【“AI但斌”出没!投资者需“擦亮眼睛”】8月18日,东方港湾发布公告称,近日发现互联网平台上有不少新注册的账号,利用AI技术生成但斌的图片或视频,或生成“但斌投资股东大会”的图片从事非法荐股活动,提醒广大投资者提高辨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金融业“李鬼”仍在出没。

8月18日,东方港湾发布公告称,近日发现互联网平台上有不少新注册的账号,利用AI技术生成但斌的图片或视频,或生成“但斌投资股东大会”的图片从事非法荐股活动,提醒广大投资者提高辨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多地证监局提示冒牌金融机构实施金融诈骗的案例,其中包括假私募、假券商、假软件、假“股神”等。多位业内人士提醒,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要保持警惕,不要加入“客户群”,或是相信“返佣”“保本”“保收益”等;另一方面,基金产品专业性相对较高,对于机构而言,反诈宣传教育不能少。

“AI但斌”出没

东方港湾发布公告称,互联网平台上有不少新注册的账号,利用AI技术生成但斌的图片或视频,或生成“但斌投资股东大会”的图片,标榜“不卖课、不收费”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等从事非法荐股活动。具体路径为:视频号上显示“X月X日直播”,点击预约按钮后,进入其内部交流,一旦进入,就会有所谓的“老师”进行“手把手”指导。

对此,东方港湾表示,公司严格依法合规开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公司及但斌从未以任何名义向任何人推荐上市公司股票,也从未授权或允许任何人以公司或但斌名义向社会公开荐股。任何假冒公司或但斌的运营机构或个人,与东方港湾及但斌均无任何关联、合作或代理关系。请广大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切勿盲目相信,捂紧钱袋子。

今年7月,东方港湾就曾发布声明称,近年来,有一群诈骗分子利用但斌的公开个人信息(如肖像、个人微信或微博图片及动态更新信息),冒充但斌,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发布推广股票、数字经济、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信息,寻找受骗者并建立联系。先以蝇头小利或投资收益诱导受骗者,取得信任后,再诱导受骗者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骗者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难以联系上诈骗分子或虽能联系但对方拖延或各种借口。

东方港湾提示,但斌只有一个实名个人微信号、一个实名雪球账号,无其他个人微信号亦无任何微信公众号及其他账号,著有《时间的玫瑰》(中信出版社出版)且并无发行新书计划,也并未开设任何读书分享会,请广大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

多地监管提示风险

事实上,今年以来多地证监局提示金融“李鬼”相关风险。

比如,今年4月,陕西证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辖区私募机构工作人员,诱导投资者加入股票学习交流群、荐股群,利用假冒的私募机构App和交易软件,对投资者实施诈骗。

陕西证监局称,不法分子冒用陕西辖区私募机构、高管及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和肖像,谎称有“内部渠道”、“能让投资者参与股票拉升赚钱”,引诱投资者加入群聊、直播间。在骗取投资者信任后,假冒私募机构营业执照、印章、法定代表人信息,签订虚假推荐股票合同、收取费用,诈骗投资者钱财。

该局提示,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实施诈骗,流窜作案甚至藏身境外,当投资者被骗后,很难找到诈骗人员追回被骗资金。

今年3月,湖北证监局也提示,警惕不法分子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诈骗风险。该局称,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利用假冒的证券公司App和交易软件,诱导投资者加入聊天群、荐股群等方式,对投资者实施诈骗。

投资者需“擦亮眼睛”

面对金融业“李鬼”的频繁出没,业内人士称,投资者需“擦亮眼睛”。

一位三方平台人士建议,为避免被不法分子所欺骗,投资者首先要选择官方渠道进行投资活动。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要求,各基金管理人公司网站、客服电话、相关社交媒体平台账号等需要进行账号认证管理。因此,投资者进行搜索时,要认准那些已通过认证的账号。当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基金管理人名义从事诈骗活动时,投资者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电话录音、手机截图等,第一时间向相关平台或基金管理人投诉。

私募市场人士也提醒,投资者须识别私募是推荐产品还是股票,如果是股票,一定是不法分子,不要听信其花言巧语。私募推荐的一般是自己公司旗下的产品,会有完善的产品介绍及正规的有托管机构的产品合同。投资者可通过产品合同的打款账号来进行初步甄别。

另外,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金融产品专业性相对较高,机构应做好风险提示工作,比如可以开设“反诈教育专栏”,定期向投资者普及典型案例。与此同时,发现“李鬼”出没后第一时间通过官网或者公众号提示相关问题,避免更多投资者上当受骗。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