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高盛“唱空”国内银行股?高盛:不实消息!

高盛“唱空”国内银行股?高盛:不实消息!

摘要:【高盛“唱空”国内银行股?高盛:不实消息!】高盛方面7月6日表示,在对12家银行评级中,有5家给予“卖出”,4家“买入”,还有3家为中性评级。买入和中性合计为7家,并非如“唱空”银行股“小作文”所渲染出的悲观情绪那样。

有关高盛下调国内银行个股评级的“小作文”7月5日在市场上广泛流传。

就此,高盛方面6日独家回应中国证券报记者,此为不实消息。

图片

来源:高盛

并非一味看空银行

高盛方面6日对记者表示,该机构题为《测试“不可能的三位一体”》的报告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对当前国内银行股的看法,涉及评级的有12家银行,覆盖范围仅为当前A股42家上市银行中的三成,且集中在国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之中。高盛对12家银行中的5家给予“卖出”评级,4家给予“买入”评级,还有3家为中性评级。买入和中性合计为7家,并非如“唱空”银行股“小作文”渲染的悲观情绪。

多位市场人士也认为,此次高盛对银行股的评级调整,并非一味看空银行股,而是进行了部分调整。高盛对A股银行股也并非集中看空,而是灵活调整了银行股的评级看法。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股近期走势与高盛研究报告中的评级调整相关性不大。

中资银行股仍具配置价值

多家机构认为,中资银行股仍具配置价值。

华西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刘志平表示,今年银行信贷靠前发力、投放节奏前置。从下半年来看,银行规模增长将保持稳健,对营收形成支撑。一是政策端监管致力于引导信贷增量保持适度水平;二是银行信贷需求和审批指数均保持阶段高位,虽然二季度环比回落但需求指数仍高于上年同期;三是近期稳经济政策发力,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信心,助力后续有效信贷需求的恢复。

民生证券分析师余金鑫表示,银行营收增速有望筑底企稳。尽管6月降息落地,但测算下来对今年净息差影响有限,银行基本面表现有望向好。此外,6月以来包括房地产、新能源汽车等在内的广义消费政策逐渐落地,从近期中央层面的态度看,更多刺激政策或在途,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叠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银行板块估值有望迎来整体修复。

国盛证券研报称,展望未来,银行股修复的关键仍在于经济能否企稳好转(或预期企稳向好),关注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除降息外,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等,未来可继续关注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如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地产需求端政策边际放松、消费刺激政策落地等,有利于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从而对银行形成利好,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相关报道

高盛被指“掀桌子” 百页报告看空数只银行股 是否夸大其词?A+H两地如何反应?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