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研究:关税博弈背景下,粮食迎来新机遇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基金研究:关税博弈背景下,粮食迎来新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关税博弈背景下,粮食迎来新机遇
对应中美关税冲击,我国实行关税反制。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自4月5日起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对近60个贸易伙伴征收差异化税率的对等关税,中国于4月5日发布《中国政府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并多“箭”齐发进行“连环反制”,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34%关税。
关税反制背景下,粮食安全重要性凸显。我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美国则是我国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从贸易结构上,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自美国进口粮食总量为3179万吨,近几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粮食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24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为15753万吨,我国自美国进口的粮食总量占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的20.2%,同比2023年下降1.3个百分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美国玉米、大豆、高粱在中国该类别的进口量中占比分别由2021年的69.9%、33.4%、69.5%降至15.2%、21.1%、65.5%。在关税反制背景下,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进口成本也会相应抬升,因此预计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量将进一步下降。近期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种源自主可控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种业板块或将再受政策强力支持。
政府全力支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简称“国证粮食”)为反映沪深北交易所粮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变化情况,丰富指数化投资工具。该指数修订后更加聚焦种子、粮食种植领域。行业方面,该指数行业定位准确,围绕粮食产业。估值方面,截至2025年4月15日,该指数市盈率(24.17倍)和市净率(2.02倍)当前均处于历史偏低位,随着粮食产业机会的渐行渐近,估值中枢或有望抬升。以2009年11月4日至2025年4月15日为样本期,总收益为151.08%,年化收益率为6.33%,波动率为25.00%,夏普比为0.33,业绩表现整体优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
鹏华国证粮食ETF(场内简称“粮食ETF”,基金代码“159698.SZ”)于2023年8月18日上市,跟踪国证粮食产业指数,是目前市场上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ETF产品。粮食ETF有3只联接基金:鹏华国证粮食产业联接A(基金代码“021086.OF”)、鹏华国证粮食产业联接C(基金代码“021087.OF”)和鹏华国证粮食产业联接I(基金代码“022848.OF”)。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市场环境、政策变动等因素皆可能使得本报告分析失效。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确 认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