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投研观点>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产业属性优化,技术迭代加速—eVTOL专题一(三电产业链)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产业属性优化,技术迭代加速—eVTOL专题一(三电产业链)

2024-04-07 09:54 国金证券 陈传红 查看PDF原文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产业属性优化,技术迭代加速—eVTOL专题一(三电产业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逻辑

  eVTOL应用前景广阔,政策持续催化,适航认证有望加速落地。低空经济纳入国家规划,相关政策频出,彰显国家发展决心,四部门新政策将通航商业化进展提前至27年,预计后续政策催化在于产业化落地的提速及空域管理的优化;产业端当前亿航、峰飞eVTOL已获得TC适航证,其他主机厂也在密集申请,预计26年TC证颁布密集落地,产能方面当前亿航、峰飞设计产能600、1000台。

  eVTOL三电系统较汽车价格、更换频率提升,带来市场扩容。根据《客运eVTOL应用与市场白皮书》预计,2030年国内eVTOL需求达16316架,假设单机用电机电控80万元(车用约8000元),对应国内eVTOL电机前装市场规模约131亿元,eVTOL的使用寿命以20年计,电机一般需更换4次(相较汽车,eVTOL对于可靠性的要求性极高,为保障eVTOL的使用寿命,电机更换相对频繁),假设更换均价60万元,对应eVTOL生命周期内电机后装市场392亿元;假设单eVTOL带电量200kWh,价格3元/Wh(车用约0.4-0.6元/Wh),对应单机电池价值量60万元,则对应前装市场98亿元,假设eVTOL的单次飞行航程为50公里,电池最大可供续航航程为300公里,单日飞行次数8次,电池循环寿命1000圈,eVTOL使用寿命20年,则测算得电池的使用寿命为1.4年,电池更换次数为14次,假设更换均价45万元,对应电池后装市场1028亿元。

  eVTOL三电壁垒显著提升,竞争格局有望重塑。1)电机电控:相较车用场景,高适航标准大幅提升eVTOL电机市场准入门槛,当前电机电控主要随机适航,供应商切换难度大,亿航等企业的电机电控以自研为主,沃飞、商飞等则寻找第三方供应商开发合作,率先与头部客户合作的企业将具备卡位优势,当前卧龙电驱已与商飞、沃飞等头部客户展开合作;2)电池:相较车用场景,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以上)、放电倍率(瞬时5C以上且维持时间较长)及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国内主流电池企业多已开发产品与客户展开送样测试。

  eVTOL三电高性能要求推动技术迭代加速。1)电机材料非晶有望替代硅钢片:电机功率改进方案在于材料改进及高效散热,非晶材料较硅钢片的损耗密度更低,应用于铁芯有利于提升电机功率密度,生产非晶带材具备较强技术门槛,云路股份、安泰科技、中研非晶均已积极开发非晶材料在高性能电机的应用,有望实现技术迁移;2)软包电池体系有望重塑:软包相较方形、圆柱具备高能量密度、高放电倍率优势,eVTOL端价格接受度高,解决成本较高的痛点,软包有望构成主流路线,软包体系下预计短期为高镍三元+硅负极(300+Wh/kg),长期向固态电池过渡(400+Wh/kg);3)铝塑膜环节有望受益:软包电池(包括高镍体系、固态体系)均需要铝塑膜作为封装材料,铝塑膜技术壁垒极高,仍由海外企业主导,国产铝塑膜的主要性能和关键指标与海外接近,新场景的应用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与估值

  低空经济的推出及eVTOL应用场景的落地打开了三电赛道的长期增长新空间,迎来产业属性重塑和技术迭代加速。电机方面建议关注和客户合作领先的电机企业卧龙电驱等,电池方面建议关注软包体系领先&客户合作领先的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非晶材料方面建议关注云路股份等,铝塑膜建议关注紫江企业等。

  风险提示

  低空经济相关配套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空管系统等基础设施设备落地不及预期,eVTOL企业适航进展不及预期等,三电系统产品性能提升不及预期。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