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量化策略私募基金10月业绩回顾及投资前瞻:指增策略超额分化,日历效应能否打破?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股票量化策略私募基金10月业绩回顾及投资前瞻:指增策略超额分化,日历效应能否打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第一部分:股票量化策略投资前瞻
量化策略运作方面,近期来看,不稳定因子数量仍保持在临界位置以内,对超额收益负面影响不大。从流动性层面来看,两市日均成交额回升至8200亿以上,各大指数平均换手水平也显著回暖。风格方面,10月市场延续9月以来小盘股强势的特征,中小盘股继续跑赢大盘股。波动率层面,各大指数时序波动水平走低,不过个股截面波动水平大幅反弹,回到历史中位水平之上。对冲成本来看,近期IF的远近月合约保持全面升水状态但幅度有所收窄,IC及IM平均贴水成本小幅上升不过尚处在相对低位,通过IF+IC+IM混合对冲仍可有效地控制对冲成本。从指数风险溢价层面来看,对应分位值显示中证500指数回到高风险溢价区间,配置价值高于沪深300及中证1000。综合来看,股票量化策略(包括量化选股和市场中性策略)运行环境的多个影响因素出现边际好转迹象,交投活跃度及市场截面波动水平等均明显回暖,短期内股票量化策略的运行相对中性,不过临近年末机构投资者有落袋为安需求,调仓意愿下降,仍有给超额端带来扰动的风险。对于指数增强及量化选股等量化多头策略而言,近期中证500指数风险溢价水平持续优于其他指数,从去年以来,细分赛道的拥挤度有小幅下降的趋势,同时中证1000指增策略从beta层面和超额获取层面,仍较为值得关注,叠加目前市场已逐步走出底部区间,目前对于量化多头策略来说是不错的配置窗口期。另外,股指期货贴水幅度近期虽小幅走深,不过IC及IM目前综合年化对冲成本在1.5%-2.5%左右,同时IF仍可贡献一定的升水收益,使用三大股指期货混合对冲的市场中性策略配置性价比仍在
第二部分:股票量化策略10月业绩回顾
10月A股市场延续9月的弱势,继续向下破位,风格上仍是中小盘相对占优,交投活跃度对比9月有一定回暖,截面波动水平有明显提升,量化策略运作环境有利有弊。据我们本次重点统计的666只(相同公司同一策略选取一只产品)股票量化策略产品显示,10月除市场中性(中高频)策略获得正收益外,其余子策略均有不同幅度回撤,不过指数增强策略超额收益整体为正。具体来看,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10月平均来看在指增策略中绝对收益回撤幅度最大,同时超额表现则不及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增,10月超额收益中位数为0.10%。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10月绝对收益回撤在三类指增策略中居中,不过超额表现最佳,超额收益中位数为0.67%。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10月平均来看在三类指增策略中绝对收益回撤幅度最小,超额表现居中,10月超额中位数为0.26%。市场中性策略方面,10月IF各期限合约基本均维持在升水状态,不过幅度整体收窄,IC、IM各期限合约贴水幅度有所加深,使用三大股指期货混合对冲给策略净值带来的影响或有所抵消,叠加现货端尚可的超额收益,中性策略平均来看收益为正不过并不显著。量化复合策略方面,10月商品市场环境对于大多数CTA策略来说友好度较低,对于中长周期策略来说,前期的多头持仓遭遇回撤;对于短周期策略来说,再次回到冰点的市场波动率非常不利于交易型策略获取收益。叠加股票量化子策略全面下跌的绝对收益表现影响,复合配置CTA和股票量化策略的量化复合策略产品10月仍然继续回撤。
第三部分:本期股票量化私募推荐——橡木资产:
总体来看,橡木资产核心投研团队成员稳定性好,在量化投资领域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公司策略深耕中高频量价方向,注重因子逻辑性,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中有较好的适应性。目前产品线涵盖500指增、1000指增、量化多头及市场中性策略,已发行运作的策略从成立运作以来均有良好的业绩表现,优于同策略平均水平。公司团队规模相对精简,匹配当前管理规模,是一家处在快速发展期的小而美管理人,可予以关注。
风险提示
策略拥挤度上升、对冲成本增加带来的策略收益不及预期、波动加大的风险。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