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比亚迪“兜底”智能泊车、鸿蒙智行推“智驾险” L3责任边界认定仍需突破

比亚迪“兜底”智能泊车、鸿蒙智行推“智驾险” L3责任边界认定仍需突破

摘要:在智驾责任认定尚未明晰的当下,比亚迪宣布对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此举在激发资本市场热情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业界对智驾责任边界认定的关注。7月9日,比亚迪宣布为智能泊车兜底,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K图 002594_0

在智驾责任认定尚未明晰的当下,比亚迪宣布对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此举在激发资本市场热情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业界对智驾责任边界认定的关注。

7月9日,比亚迪宣布为智能泊车兜底,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这意味着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即可。”比亚迪方面表示,这对用户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次年的保险费率,且保费不会上涨。

受此消息影响,比亚迪智驾相关概念股联创电子直线拉升一度逼近涨停,宇瞳光学通达电气亚太股份豪恩汽电德赛西威等跟涨。

在承诺为智能泊车兜底的同时,比亚迪宣布即将进行天神之眼OTA。本次天神之眼OTA升级全面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十余项功能,涉及天神之眼A/B/C三大平台多款车型。泊车方面,天神之眼新增三速泊车、车头泊入、窄车位泊车自动收后视镜等功能,并优化了悬空障碍物识别功能;行车方面,天神之眼可覆盖更多场景,如环岛通行、复杂场景连续绕行、高速施工路段借应急车道绕行,新增前车加塞场景下的闪灯鸣笛提醒功能;安全方面,天神之眼AEB功能可在夜间时速80km情况下实现对两轮车侵入车道紧急刹停等。

2月10日,“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发布。据比亚迪披露,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辆。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此次提出的“全面兜底”,仅限于智能泊车场景。对搭载“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因泊车辅助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的事故,按照法律规定或司法判定应由本车承担的维修费用、第三方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损失,由比亚迪承担相关维修或损失费用;而对于非泊车场景,比亚迪强调,使用行车辅助相关功能时,驾驶员仍需手扶方向盘。

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L2级辅助驾驶属于“人机共驾”阶段,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路况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若因分神、放手或脱离视线导致事故,驾驶员将被认定为全责;L4-L5级则由系统负责。

当前中国智能驾驶技术整体处于L2级向L3级过渡的阶段,责任认定却是一大难题。由于L3级自动驾驶属于“人机共驾”的模糊地带,法律法规尚未明确界定企业在其中应承担的具体责任。

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智驾功能的车辆,部分车企已推出“智驾险”等类似“兜底”政策。其中,小鹏汽车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车主每年需支付239元,即可获得覆盖行车及泊车全场景的保障,最高赔付额度为100万元。鸿蒙智行旗下多款车型也给新车主限时赠送为期12个月的“智驾无忧服务权益”,该权益覆盖智能泊车和智能辅助驾驶场景,为不同车型提供至高300万元或500万元的保障。

不过,相比企业商业行为的保障,行业更多呼吁在顶层设计上为L3级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构筑法律基础。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近日在一场发布会上提到,“非常期待L3早日落地,国家相关制度与法规早日到来,这样就可以在车内浅浅的睡个觉。”

目前,相关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中。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实施,首次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个人乘用车上路提供制度保障。此前,北京、武汉等地已开启L3级自动驾驶试点,允许特定车型在限定场景下测试通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建议,“秉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原则,建立并完善基于功能分类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测试标准,制定、修订相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加快推进L3级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上路通行。”

(文章来源:财联社)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